阳光私募正在迎来美好时代。   “最近太忙了,公司同时推出了七八只产品,每周都在忙于各式各样的路演,和券商、银行等中介机构打交道。”北京一家阳光私募的总裁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。  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,不仅原有的阳光私募忙于发产品,一些“转私”的公募基金经理也在发行产品的繁忙路上,连银行人士对私募产品的态度也发生了“大转弯”。   格上理财提供的数据显示,去年9月以来,成立的阳光私募产品多达1301只,是去年同期数量405只的3.21倍。   与此同时,在私募路演大会和客户结构中,与过去相比最大的变化莫过于很多企业家面孔出现,他们因为超高净值、出手阔绰、较强的风险承受能力而备受私募大佬的青睐。   银行券商热推   仅2014年9月以来,就有1301只阳光私募产品成立,类型也更加多样,定增、对冲、分级、量化等产品集体大爆发。   “目前私募热的原因主要有三个。首先是市场有需求,另外中介有动力,第三则是行情热度不退。”上述总裁表示,比较明显的一个指标是,银行对私募也越来越有兴趣了。   据其透露,银行态度的转变发生在2014年下半年以来,特别是进入11月份以来。之前,他们对私募产品一点都不感冒,有些银行甚至不碰私募产品,而现在争相提供资金。   在一位私募人士看来,跟熊市相比,牛市中的客户更有容忍度。以往熊市中,市场一跌就会遭遇大规模赎回。   作为另一个主要的中介机构,券商对私募产品的青睐也与日俱增。   上海一家券商的投资顾问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,公司最近代销了原明星基金经理王晓明发行的兴聚2期。之前,他的兴聚1期业绩很不错,虽然成立于2014年9月22日,但12月31日的单位净值已达135.44元,收益率高达35.44%,因此兴聚2期的销售也比较快。   在千只新发行的阳光私募产品中,“奔私”的公募基金经理也占据着一席之地。   据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,2014年,公募基金经理离职人数为215人,远超过2012年的111人和2013年的138人。从他们后期的去向看,“奔私”仍是一大主流。   比如“基金一姐”王茹远离职后便快速成立了宏流投资,并在去年11月发行产品;原兴业全球副总经理王晓明于2014年4月创办了上海兴聚投资,并于同年9月发行了兴聚1期,兴聚2期也即将面世。   另据华南一位券商人士透露,上海若愚投资近期也在跟公司接触洽谈产品发行事宜,主要做量化对冲。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,上海若愚的法定代表人、总经理杨典曾任银河基金、浦银安盛的基金经理。   企业家跑步入市   在临近年底的多场推介会上,上述总裁发现,客户结构出现了一群新面孔—企业家。   “这些企业家简直是群体性跑步入市。”上述总裁感叹道,他们净值很高,一投就是几千万,而且都是加杠杆的。   这些企业家如何加杠杆?据上述总裁介绍,他们觉得银行的利息很便宜,就把自己的货物、厂房、设备等拿去银行做抵押贷款,然后跟自己的自有资金一起投入到私募产品,一般情况下会有2倍杠杆。   “这些老板本身就是做生意出身,喜欢实业加杠杆的那一套玩法,因此炒股也是加杠杆。”上述总裁说,而且这些老板的风险承受能力比一般股民强很多。   据其透露,公司目前的企业家客户所处行业庞杂,既有做服装、工程机械的,还有农业的,他们都是看中股市的赚钱效应,这也从侧面发映出目前的宏观经济不好。   在某私募展开的一场交流会上,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也注意到,有些公司的财务人员甚至老板也发出提问,咨询后续行情及投资事宜。(来源:21世纪经济报道)